《矿产勘查》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于1964年,主要承担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三次采油、分析测试、计算机应用五个方面的科研设计生产任务,下设13个部室、35个综合研究科和科研辅助机构,我国石油系统内学科齐全现有职工18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76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9人,高级工程师399人,工程师458人,博士研究生52人,硕士研究生271人。 其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专家5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专家11人,学术技术带头人41人。 作为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核心技术代表和战略决策参谋部,建院44年来,以油气勘探、油气地球物理、油气开发、信息工程四大学科,油气勘探地质、勘探地球物理、油气藏地质、信息管理等14项专业技术学科我院现有资产设备4426台,其中318CPU并机及微机集群,先进大中型实验仪器设备160台,各类工作站134台。 具有国家工程咨询资格甲级证书,1998年通过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7个分析检测实验室均具有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是国家油藏地球物理联合研究中心、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三次采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0年来,我院开展研究课题3000多项,获得科研成果2726项,获得国家级奖26项(国家2项),获得省部级奖127项; 拥有有效专利技术67件,其中授权专利权32件; 出版专著76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发表论文2175篇。 这些科研成果确保了大庆油田的高产稳产,为陆相油气勘探、技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后获得“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全国科技大会“先进科技集体”、黑龙江省“科技兴省成果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5年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在不断创新技术的同时,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在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中石油系统率先实施“课题制”改革,形成了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接轨的科研管理机制。 实施“学科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以院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为主的科技人才队伍。 与时俱进,构建符合石油研究院实际的科研文化体系,继向全国推出“新时代铁人”王启民重大典型之后,“五一”奖获得者冯志强、大庆油田新时代“五面红旗”之首姜传金、全国青年职场名人伍赫哲和格鲁开展培育和采集大庆油田“基建十大标”之一的石油地质大学和企业学校联合办学,在研究院建立了地质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大庆石油学院等研究生站和创新基地。 开展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新墨西哥州理工大学等建立了技术交流与合作伙伴关系; 在与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石油公司开展了合作项目的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荷兰、乌兹别克斯坦、阿曼、巴基斯坦、印度等石油公司和大学等研究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的同时,对陆相油田的勘探开发与大港、辽河、新疆、长庆、青海、塔里木、华北、江苏、江汉、中原、延长等油田开展了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近年来,医院担负起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地下参谋部、科技攻关队、改革示范区、科技人才库的神圣职责,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研究院,包括深层天然气勘探、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勘探、周边盆地勘探和三元复合驱技术、多学科油藏研究技术等2007年,又根据大庆油田建设百年油田形势发展需要,提出建设百年强院、支撑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坚持创新立院、人本强院、开放兴院、人本治院办学方针,实现技术跨越、人才增值、管理创新、基础支撑大庆油田“持续有效发展”油田公司总经理助理、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牛彦良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石成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贲亚范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会、党委委员陈树民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党委委员丛国良勘探开发研究院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庞彦明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委员吴河勇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党委委员赵永利勘探开发研究院总会计师、党委委员王凤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党委委员黄薇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党委委员冯子辉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 党委委员李秋庚勘探开发研究院调查员陈开文勘探开发研究院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员蒙启安副总地质师、海拉尔研究中心主任李莉副总工程师、海拉尔研究中心书记李子顺副总工程师周学民副总工程师
任延广 副总地质师 赵国忠 副总工程师 张铁刚 副总工程师 熊华平 副总工程师 方 庆 副总地质师 林铁锋 副总地质师 李来林 副总工程师 张尔华 副总工程师 刘传平 副总工程师 杨振宇 副总工程师 邵振波 副总工程师 周永炳 副总地质师 伍晓林 副总工程师 杜庆龙 副总地质师